前言
这不是标题党,笔者认为,如果恋爱只是为了情绪价值,那和嫖娼确实没有太大区别。
在上一篇文章中,笔者从正向阐释了《爱欲之死》的观点。本文中,笔者想援引《爱欲之死》的观点,驳斥当今的一些恋爱观、爱情观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下文中的“他”可以指关系中的任何一方,既包括男生,也包括女生。本文是在男女平等的前提下展开讨论的。
『谈恋爱就是为了快乐。』
『和对方谈恋爱,就是因为对方颜值高,或者性格好,或者志趣相同。总而言之,就是“感觉不错”。』
这两种观点的本质是相同的,笔者想从两个角度来驳斥。
第一个角度,笔者直接援引书中的表述。
当今社会的“爱情”无非代表着需求、满足和享用,跟他者的存在与否并无关联。——《承认“无能为力”》
这两种观点过分简化了爱情,将神圣的爱情物化为了一种商品——一种为了满足个人需求而去消费的物品。
甚至笔者激进地认为,认同这两种观点,与认同“卖淫嫖娼”没有太大区别,本质上都是交易,只不过,后者是用金钱换取肉体亲密关系(尤指性行为),而前者则是用有条件的情感付出来换取对等的情绪价值(如快乐、搭子、认同、漂亮脸蛋观赏权等)。区别在于,后者是违法犯罪行为,而前者不违反公序良俗——但也仅限于此——两者都和“爱情”没有丝毫关系。
真正的爱情并非仅仅局限于快乐、爱好或者 “感觉良好”,而是和个体成长息息相关,意味着要向另一个人敞开心扉,接纳对方真实的模样以及他身上存在的所有复杂性。
在一段关系中,双方都要跨越自己和对方的屏障去拥抱对方,例如跨越高防御性、回避型/焦虑型/自恋型人格、缺失的安全感、原生家庭缺爱、敏感自卑、易怒易失控等个人壁垒,还要跨越因两人思维方式、行事风格不同而产生的差异、分歧、摩擦。
这些经历必然不可能全是快乐的,相反,这个过程会伴随痛苦、恐惧和不安。可正因这些消极面,双方才能有更紧密的联系,赋予爱情更深层的意义。
叶芝在《当你老了》里写下“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”,博尔赫斯在《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》中也写道“我给你我的寂寞、我的黑暗、我心的饥渴;我试图用困惑、危险、失败来打动你”。尽管叶芝、博尔赫斯与韩炳哲所处的时代不同,所属的国家也不一样,但他们所表达的含义却颇为相似。
第二个角度,笔者举两个具体的例子。
第一个例子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:如果恋爱只有快乐、只剩下志趣相同,会怎样?
《花束般的恋爱》中,男女主兴趣爱好相同吗?他们在书架上放着相同的书,看过相同的电影,喜欢相同的歌手;男女主快乐吗?从初相识到分手后,两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,都有相同的娱乐活动,都很快乐(即便在分手后暂时同居的日子里,两人也一直以朋友关系过着快乐的生活);那他们究竟为什么要分手?
笔者认为,他们二人始终未曾接纳对方的 “复杂性” 与 “不可知性”,即对方那完整且无法被全然知晓的真实自我。他们把自我保护和个人发展放在首要位置,进而退回至现代个人主义的关系观念当中。当发现对方没能发展成自己理想中的样子后,双方依旧没有接纳对方的复杂性。真爱要蓬勃发展,接纳对方的复杂性是必要条件,而他们没能做到这一点,也就无法保持相应的开放性。正因如此,他们之间的关系转瞬即逝,没能形成深刻且具有成长性的联结。
那什么才算是真正接纳对方的“复杂性”与“不可知性”呢?让我们来想象一个正面的案例:小A和小B的恋爱。
小A最初被小B的颜值、人格魅力、智慧和善良所吸引。小A一番追求,两人正式确定了恋爱关系。
然而,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,小A渐渐发现,小B也会有缺乏安全感的时候,情绪也会偶尔出现波动。而且,小B的某些习惯,小A着实觉得挺难理解。但其实,这些都是小B性格“复杂性”的体现。
不过,小A没有想着要去改变小 B,让他变得更符合自己心里的理想模样,比如要求他时时刻刻都表现得特别自信,又或者压抑自己的情绪之类的。恰恰相反,小 A 选择去接纳这些特点,把它们当作是小 B 这个独特又完整的人的一部分。当然了,这可不是说小 A 会对那些有害的行为也听之任之,而是小 A 心里明白,小 B 的那些不完美之处和他的优点是紧密相连的,本就是同一个人身上的两个不同面呀。
而对于 “不可知性”,前面也提到了,小 B 偶尔做事的方式,小 A 是没办法完全弄明白的。这有可能是小B受小时候经历的影响,也说不定只是小B自己心里的一些想法,可这些想法又不是总能找到合适的话语表达出来。小A并没有强求小 B 不停地解释,或者把自己的一切都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,而是很尊重小 B 的个人边界和独特个性。这其实就是对 “不可知性” 的一种认可——爱的根基在于信任,而非控制。
小A和小B的关系之所以能越来越好,不是因为他们完全契合对方的期望,也不是因为他们对彼此了如指掌,而是因为他们乐意接纳对方的全部个性——那些复杂的、难以掌控且无法预测的个性。 和那些浮于表面或者带有交易性质的关系相比,小A和小B之间的关系给双方都营造出了“能够真正做自己”的空间。在这个空间里,他们不用顾虑别人的评价,不必承受要去符合某种理想形象的压力,更不用抹杀对方的个性,从而让爱可以像一种具有变革力量的事物那样蓬勃生长,而不是成为消耗彼此的存在。
恋爱要多谈几段,这样才能知道什么样的男朋友/女朋友最适合自己。
这种观点就等于是把人际关系当成实验或者排练,着重强调的是自我发现,却没太在意人与人相互的联系。
诚然,也许有些人能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积累经验、弄明白自己的喜好和价值取向,可要是按这种“效率至上”的思路来,爱情就只是一个简单粗暴的不断试错的过程,让对方变成自己达成目的的一种工具。
但其实,真正的人际关系可绝不是仅仅为了找到那个“最合适的人”就够了,而是要去建立起深厚且充满意义的联系,要让两个人能够一起成长,而不是光去看看彼此的喜好性格能不能对上号这么浅显。
谈恋爱就是一种权衡利弊的过程。
要是把所有的人际关系都定义成 “权衡利弊的过程” ,爱就变成了一种交易式的算计。做决定的时候,依据的不是彼此的感情,也不是两个人实实在在相处时不计回报的投入、牺牲,而是只看利益。这样的观点,把爱情里那些不可预知的奇妙感觉,还有那种能给人带来改变的力量全都给抹杀掉了,硬生生地让爱情变成了一种靠逻辑去选择的东西,而不再是和另一个人之间那种刻骨铭心、充满惊喜的相遇。
虽说在现实里,一些实际的考量因素确实会在人际关系当中起到一定作用,可只有当爱情能够跳脱出那种冷冰冰的衡量和评判,转而真心去了解、接纳另一个人的复杂之处以及那些让人捉摸不透的神秘感时,爱情才能真正地蓬勃生长,绽放出它该有的光彩。
现在谈恋爱,找个搭子就行了,一起吃饭、看电影、出游,不需要太深的羁绊。
虚拟恋人不是挺好吗?方便、轻松,又没有现实关系中的压力。
AI情人也不错啊,随时陪聊,情绪稳定,还不会吵架。
人嘛,终归是孤独的,只要有人能在我需要的时候填补一下空虚就足够了,何必强求那些深刻的关系?
这些观点虽然形式不同,但核心逻辑一致——将爱情或亲密关系简化为一种功能性服务,旨在填补孤独感或提供情绪价值。从“搭子”关系到虚拟恋人、AI情人,这些模式看似减轻了现实关系的复杂性,却也剥离了爱情中不可或缺的深度与真实性。
当爱情被转化为一种情感消费,便失去了面对真实他者的意义。无论是“搭子”关系的即时性需求,还是虚拟恋人和AI情人的定制化服务,这些都停留在浅层的互动,无法触及关系中真正的复杂性与成长性。孤独感表面上得到了缓解,实际上却因缺乏真实的情感连接而更加深重。真正的爱情不是为了回避复杂性,而是通过接纳和融入对方的独特性,与之建立深刻的联系,才能让孤独感获得真正的治愈,而非一时的掩盖。
我和我对象觉得,爱并不只是体现在送礼物或者一起花钱上。我们的关系并不是消费主义的那种爱情。
“消费主义”并不是单指花钱买东西,它的核心在于一种对待关系的态度。这里说的“消费”更多是指用对方满足自己的需求,而不是单纯的经济消费。
想象一下,如果现在需要一张折叠桌,大部分人会打开淘宝或京东,选一款价格合适的,可能还会选顺丰加急或者次日达。用了几次之后,如果桌子坏了怎么办?通常不会修,而是直接扔掉再买一张新的。
而在恋爱中,如果你的关注点也是对方能否满足你的某些需求(比如提供快乐、陪伴、颜值享受等),看重的是对方的“功能性”,而不是去真正了解和接纳对方本身,这种关系本质上就是一种“消费式恋爱”。
想想,这种恋爱和对待桌子的方式是不是有些类似呢?当对方无法再提供你需要的情绪价值,或者不再符合你的期待时,是不是就像坏掉的桌子一样,很容易被“更换”掉?
这样的关系虽然看似轻松无负担,但它缺少真正的深度和连结。因为在这种模式下,我们关心的不是对方作为一个完整、独立的人的存在,而是他能否满足我们的某种需求。当需求不再,关系也就失去了意义。这种态度最终会让爱情变得像商品交易一样,失去了它原本应有的厚重感和不可替代性。
真正的爱情,不是“你能为我做什么”,而是“我想和你共同成长”,哪怕这其中有复杂性和不可控的因素。这种爱,才是真正让人铭心刻骨、历久弥新的情感。
结语
在这个快节奏、信息化的时代,爱情似乎越来越像一种消费品:人们追求即刻满足,回避复杂和痛苦,将“快乐”作为恋爱关系的核心目标。然而,真正的爱情从来不是简单的“交易”或“服务”。它意味着拥抱真实的对方,直面关系中的挑战,并在彼此的成长中找到更深层次的意义。
爱一个人,不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,而是为了与对方共同经历那些无法预测的可能性,接纳那些让人困惑的复杂性,甚至分享那些不可避免的脆弱与痛苦。这样的爱情虽然不轻松,却能赋予生活更多的深度和力量。
在追求幸福的路上,我们也许需要慢下来,重新思考:爱情的意义究竟是什么?是短暂的快乐,还是一种能够改变彼此生命的深刻连接?如果我们愿意放下“消费爱情”的习惯,真心去了解并接纳一个真实的他人,那么爱,才能真正重塑生命的纹理。
前言
这不是标题党,笔者认为,如果恋爱只是为了情绪价值,那其本质的确是交易。
不过,本文初稿标题其实是“《爱欲之死》是如何驳斥当今的一些恋爱观的?”。
在上一篇文章中,笔者从正向阐释了《爱欲之死》的观点。
而在本文中,笔者想援引《爱欲之死》的观点,驳斥当今的一些恋爱观、爱情观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下文中的“他”可以指关系中的任何一方,既包括男生,也包括女生。
发表您的看法